高速公路開放式自由流收費系統,是一個涵蓋端、邊、網、云等多個層面,綜合解決方案建設的過程,但要做到各個技術層在解決方案方面融合統一,網絡必須先行。
對廣東省交通集團來說,也亟待通過網絡創(chuàng)新,來解決幾大核心訴求。
其中包括:海量站點和設備如何快速開局上線?海量設備策略如何快速部署并保持一致?網絡安全很重要,如何保證整個系統安全可靠?以及的網絡架構如何演進等等。
為應對高速公路復雜多變的場景,保障省界高速自由流收費業(yè)務正常運營,廣東省交通集團在廣東各地的高速干線上安裝ETC站點,并通過骨干網絡建立ETC站點與數據中心之間的實時通信,例如,將無人值守站點的視頻影像、車輛計費和收費等信息通過網絡傳送到千里之外的數據中心“大腦”進行智能決策;同時,網絡還必須能夠支持高速公路多種業(yè)務的統一承載和獨立運行,提升安全保障級別。
為此,廣東省交通集團專門制定了明確的網絡架構部署和升級要求。
為了滿足快速交付、統一運維和安全可靠的要求,廣東省交通集團決定,率先通過構建統一安全管理平臺,打造全生命周期極簡安全服務。并通過部署安全網關,以實現站點一體化安全防護,支持三種運營商制式,以此來支持訪問控制、入侵防御、支持集中管控、零配置上線。
而在網絡架構創(chuàng)新方面,廣東省交通集團確定了智簡網絡架構的部署方向,通過方案冗余設計,同時具備寬溫運行能力和云邊協同能力。華為的智簡網絡本身就具備智能超寬、智能聯接和智能運維的特性,足以滿足自由流收費系統在業(yè)務端的需求,并為云網安協同,提高部署效率奠定基礎。我們知道,云網安協同本身也是從網絡的視角解決安全的問題,通過動態(tài)檢測,智能分析,可以實現網絡安全態(tài)勢實時感知,也是未來云網解決方案的發(fā)展方向。
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為技術基礎匯集交通信息,提供實時交通數據的交通信息服務,數據挖掘等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智慧交通的系統性、實時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務的廣泛性。
城市智慧交通系統是一個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服務系統。它的突出特點是以信息的收集、處理、發(fā)布、交換、分析以及利用為主線,為交通參與者提供多樣性的服務。
交通誘導系統(TGS, Traffic Guidance System),是基于電子、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等現代技術,根據出行者的起訖點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最優(yōu)路徑引導指令或是通過獲得實時交通信息幫助道路使用者找到一條從出發(fā)點到目的地的最優(yōu)路徑。通過前端設備的數據采集,經過大數據處理對各終端進行信息發(fā)布,廣播發(fā)布,形成交通誘導。
交通數據的一個特點就是異構源多、數據量大,例如感應線圈、微波測速、視頻監(jiān)控、紅綠燈調控系統等諸多設備每天產生了大量的原始數據,從海量數據中得到支持決策的信息、對TB、PB、ZB級別的交通數據進行準確、高效地處理和分析及預測并及時通過終端、廣播等發(fā)布給使用者是大數據處理的重要作用。
目前,株洲智慧交通一期建設基本完成,包含一個中心(智慧交管大數據中心)、兩個平臺(智慧交通綜合管理平臺、人工智能交通信號控制平臺),并實現了天元區(qū)66個智慧路口的智慧改造,形成了7條主干線的動態(tài)綠波帶。
建設的變化正在悄悄改變株洲市民的出行體驗。隨著株洲智慧交通建設的深入,越來越聰明的道路,正在顯示出智能交通的巨大潛力,如雷先生、鄧女士們駕駛的普通傳統汽車,也能夠與道路進行更緊密的通信和協同。數據顯示,在株洲天元區(qū)66個智能路口的實踐中,路口的車均延誤下降了22%,干線的擁堵指數下降了13.4%,整個區(qū)域內擁堵指數下降了9.7%,區(qū)域的平均車速提升了10.6%。
“綠燈自由”的背后,是經過智能改造的路口能夠根據實時的交通運行數據,自動調整路口紅綠燈時長,從而均衡各個方向的交通需求。在不少路口,甚至形成了一條條完整的“綠波帶”,車輛實際行駛時可以不停車一次通行,極大地提升了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