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運營商迫于網絡和盈利的雙重壓力放棄不限流量套餐業(yè)務之時,美國運營商又將其重新啟用。據媒體報道,9月5日,美國T-Mobile重新推出不限流量的4G套餐。T-Mobile、Sprint等美國運營商的不限量套餐已集體回歸。恢復不限流量套餐業(yè)務,或許可幫助運營商奪得一定的用戶,但要真正擁有用戶增強競爭力,建設優(yōu)質的網絡會更重要。
美運營商不限流量套餐“復出”
面對智能終端普及產生的海量流量帶來的巨大網絡壓力,國內外主要電信運營商從2010年起紛紛對數據套餐進行了重新設計,廢除不限流量套餐模式,轉換成按使用量收費。在全球主要運營商已用按流量收費模式取代不限流量套餐之時,美國一些運營商卻逆流而上,推出了資費低、覆蓋范圍廣的不限流量套餐。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四大移動運營商日前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不限流量數據方案。T-Mobile宣布,9月5日起公司重新推出不限流量的4G套餐。
T-Mobile美國公司致力于推出不限速、不封頂、真正的不限量套餐。據悉,T-Mobile用戶每月支付89.99美元的月租費,就可享受不限數據、短信及通話時長的無限量套餐。
在實施范圍上,不同于Metro PCS只在14個城市推出不限流量套餐,T-Mobile的套餐覆蓋了全美國。在價格上,Sprint推出的不限量套餐月租費是109.99美元,而T-Mobile的套餐足足便宜了20美元。由此我們似乎可以看出,T-Mobile的不限量套餐最實惠。
和去年底印度運營商Bharti Airtel推出不限流量的數據套餐Airtel Super 950類似,T-Mobile也是想通過優(yōu)惠政策來吸引用戶。據了解,T-Mobile是美國規(guī)模最小且唯一一家沒有iPhone銷售權的運營商,再加上LTE網絡遲遲未能商用,公司的客戶流失不斷加速,T-Mobile希望借不限流量套餐從強大的競爭對手中爭得用戶。
對于T-Mobile、Sprint等運營商來說,雖然不限流量套餐可以幫助其爭得一定數量的用戶,但未必能真正增強競爭力。當前,全球運營商正面臨著數據暴增帶來的巨大網絡壓力和增量不增收的雙重考驗,不限流量套餐的“復出”,會加重運營商目前的困境,而劣質的網絡更讓其談不上用戶的忠誠度。
全球運營商面臨流量經營雙重考驗
全球運營商都深陷巨大網絡壓力和增量不增收的漩渦。
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終端的日漸普及,使全球范圍的移動互聯網流量呈現指數式增長。數據顯示,全球2011年智能手機的總流量相比上年增長約兩倍。有機構預測認為,2016年全球移動互聯網通訊的數據流量將擴大至目前的18倍。全球通用移動通信系統(tǒng)(UMTS)論壇去年也曾預測,移動網絡中的語音和數據流量將在今后的十年中增長30倍以上。
數據流量激增使移動數據網絡的承載能力面臨考驗。以AT&T為例,2007-2010年,AT&T的移動數據流增長了8000%。因難以承受飆升的數據需求,AT&T在2009年年底和2010年年初發(fā)生幾次斷網事件,讓這個百年品牌背上網絡質量差的罵名。
另外,全球電信運營商還普遍面臨利潤率不斷下降的問題。美國《財富》雜志日前公布了2012年度全球企業(yè)500強排行榜。從榜單可以明顯發(fā)現,電信業(yè)整體盈利情況不容樂觀。根據榜單所提供的利潤率數值,20家電信運營商中除Sprint Nextel連續(xù)兩年處于虧損狀態(tài)外,多達13家的利潤率出現了下滑。增量不增收,成全球運營商普遍面臨的問題。
目前,一方面是運營商的傳統(tǒng)語音收入占比越來越小,“數據為王”趨勢明顯,然而流量需求和價值實現之間仍存在落差,出現流量變現難問題。另一方面,互聯網公司谷歌、微軟、蘋果等,它們正試圖建立一種繞過電信運營商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以致運營商越來越被邊緣化,運營商面臨淪為“啞管道”的現實。
運營商探路釋放流量價值
如今,如何承載這些爆炸性增長的數據流量和實現流量變現,成為全球運營商的當務之急。
面對網絡流量的巨大壓力和利潤難題,2010年起,全球電信運營商掀起了取消不限制流量套餐的熱潮。2010年6月,AT&T率先宣布推出新資費政策,轉向按流量計費模式。這一模式也被其它移動運營商所采用,2011年7月,Verizon無線部分取消不限流量套餐,日本、英國、法國等國的運營商也步上美國后塵,紛紛對不限流量套餐進行修正。
但是,要從根本解決問題,還是需要加大網絡投入進行寬帶擴容,運營商正在積極探路。
運營商紛紛重金投入建設WiFi網絡。根據美國運營商AT&T的經驗,在3G網絡難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地區(qū),WLAN將成為數據業(yè)務網絡的主要部分之一。目前英國很多用戶已把WiFi作為主要接入方式,3G網絡只作為備份、補充的方式存在。2009年以來,中國運營商也開始加速WLAN熱點建設。
如何提高盈利能力,如何避免運營商淪為“啞管道”,目前業(yè)界存在幾種應對思路。一是流量費漲價;二是降低流量的成本;三是采取精細化的運營方式;四是用流量承載運營商自己的業(yè)務。
其中第四種是運營商最希望做的。業(yè)內人士表示,“現在之所以增量不增收,是因為流量的增加被用來上QQ、看視頻,這些和運營商關系不大。然而,如果客戶用流量是使用我們的業(yè)務,那當然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運營商為爭奪用戶更改套餐無可厚非,而重新啟動不限量流量套餐或加劇運營商的流量經營困難。有良好的網絡質量是爭得用戶的基礎,粗放模式并不可取。對運營商而言,目前布局智能管道、精細化管理仍是重點。以智能管道和聚合平臺為基礎,通過精細化管理豐富流量內涵,釋放流量價值,才能最終增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