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將是下述內(nèi)容的主要介紹對象,通過這篇文章,小編希望大家可以對它的相關情況以及信息有所認識和了解,詳細內(nèi)容如下。
一、示波器信號特性的深度解析
1、幅度范圍的精準評估
測量前需明確信號的幅度閾值,可通過查閱信號源技術文檔、預測量或行業(yè)經(jīng)驗估算。例如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通常在 2-50V 區(qū)間,而數(shù)字電路的時鐘信號多低于 5V。同時需關注信號動態(tài)范圍(最大 / 最小幅度差值),動態(tài)范圍寬的信號需匹配可覆蓋該區(qū)間的衰減比,確保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中完整呈現(xiàn)。
2、頻率成分的專業(yè)分析
不同頻率信號在傳輸中受探頭寄生參數(shù)影響各異。高頻信號(>100MHz)易因探頭電容(典型值 10-50pF)和引線電感產(chǎn)生相位偏移與幅度衰減。建議選擇帶寬為信號最高頻率 3-5 倍的探頭,如測量 100MHz 信號時,應選用帶寬≥300MHz 的探頭及對應衰減比,避免高頻成分失真。
二、示波器性能的適配考量
1、輸入范圍的剛性約束
需嚴格遵循示波器的輸入電壓閾值(如常見型號為 ±5V 至 ±50V)。當信號幅度超過示波器量程時(如 20V 信號接入 ±10V 輸入范圍的示波器),必須采用 10:1 衰減比將信號降至 2V,確保測量系統(tǒng)安全。
2、分辨率與精度的平衡藝術
衰減比與測量精度呈負相關:10:1 衰減會使示波器垂直分辨率降低 10 倍(如 1mV/div 精度降至 10mV/div)。在精密測量場景(如 ADC 采樣信號)中,應優(yōu)先選用 1:1 衰減比,但需通過示波器過載保護功能(如峰值檢測)防止信號削波。
三、示波器測量中的浮動與差分電壓挑戰(zhàn)及解決方案
在設計時,多數(shù)工程師期望測量點之一能穩(wěn)定接地,所以示波器探頭參考引線會依次連接 BNC 輸入外殼、機箱,最終通過電源引線實現(xiàn)接地。
但這種常規(guī)設計卻給使用者帶來難題。實際應用中,許多電壓測量的參考點并非接地,像 “浮動電壓” 指不以地為直接參考的電壓,“差分電壓” 則是在兩個非接地的點之間進行測量的電壓。此外,信號常以差分傳輸,即兩條線路傳輸相反信號,這種方式有助于接收器有效抑制共模噪聲,例如 CAN 總線的差分信號就是 CAN 高電平和 CAN 低電平的差值。開關模式電源、三相電源、電流感應電阻器以及生物信號等場景,都可能涉及浮動或差分信號。若在這類測量中錯誤接入接地引線,輕則造成信號失真,重則損壞被測器件。
解決浮動測量問題,直接拔掉電源插頭接地線的做法不可取,因為這會使機箱和 BNC 輸入失去接地保護,增加觸電風險。較為安全且常用的方法是偽差分測量,通過兩個探頭分別測量兩點,反轉其中一個通道信號,再利用數(shù)學運算相減,從而獲取差分信號,保障測量安全。不過,此方法存在局限性,需占用兩個通道和一個數(shù)學通道生成一條跡線,而且探頭間的不平衡易導致通道偏斜,降低共模抑制比。
對于追求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的測量場景,有源差分電壓探頭是更優(yōu)選擇。它具備真差分測量功能、高 CMRR,每次測量僅需一個示波器通道,能有效解決浮動和差分電壓的測量難題,顯著提升測量的準確性與安全性。
以上就是小編這次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有關示波器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對本次分享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想要看不同類別的文章,可以在網(wǎng)頁頂部選擇相應的頻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