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據外媒報道,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和佛羅里達大學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發(fā)表在《科學轉化醫(y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通過一種天然細菌感染蚊子,可阻止病毒在蚊子體內復制,喪失傳播病毒的能力。
登革熱是一種病毒感染,每年感染1億多人。據最新估計,全世界大約一半的人口被認為處于危險之中。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導致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稱為出血熱,這是一些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兒童死亡和重病的主要原因。
為此,該聯合團隊創(chuàng)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登革熱傳播強度的全球地圖,該地圖用于衡量登革熱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容易程度。
先前有研究表明,感染了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不會傳播登革熱,因為細菌會阻止病毒在昆蟲內部的復制,而這種細菌存在于約60%的昆蟲物種中。
因此,研究人員在經過嚴格控制的試驗中,通過使用沃爾巴氏菌有目的地感染攜帶登革熱的蚊子(埃及伊蚊),并將其釋放到感染登革熱的地區(qū)。
實驗結果表明,攜帶了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并不會對釋放地區(qū)的動物或人構成威脅,并且在受登革熱嚴重影響的地區(qū)釋放這些改性蚊子減少了70%的登革熱病例。
研究人員還模擬了賽諾菲巴斯德登革熱疫苗在所有受登革熱影響的地區(qū)使用的效果,發(fā)現登革熱病例數量僅可以減少30%。這是因為疫苗僅僅降低了患重病的可能性,但并沒有阻止病毒傳播。
利用這些實驗室和數學模型研究的數據,科學家們通過他們的地圖預測這種方法甚至可以消除幾乎所有的登革熱病例。不過科學家同時強調,這必須在更大規(guī)模的試驗中進一步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