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物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已經越來越廣闊了,各種納米粒子也被用來制作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但是卻出現一個讓科學家很頭痛的問題,那就是銀納米粒子相當靈敏,但是化學穩(wěn)定性就差一些,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耗費了科學家
據報道,西班牙Tecnalia公司通過區(qū)域間項目Medisen,正致力于開發(fā)一種生物傳感器,能通過呼氣檢測肺癌腫瘤標志物。這是可以實現的,因為在患者機體中產生的變化,在患者呼出的氣體中呈現的變化,使得能夠在疾病發(fā)生的
當遇到墻壁和路障,我們無法看后后面的物體,這對人們尤其是軍事部門的人很不方便。最近,美國軍事部門DARPA正在開發(fā)一種可以看到墻后物體的生物傳感器。 生物傳感器模型該計劃被稱為“生物識別
2011年第十一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將于10月22-25日在湖南長沙隆重舉行。此次會議將會吸引傳感器領域的業(yè)內人士共聚一堂,共同進行交流和探討,對化學生物傳感器的成果、技術以及未來發(fā)展進行深刻的探討,促進我們
日本北陸尖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研制出金銀納米粒子,它可用于制作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以幫助醫(yī)生檢查患者的血液、尿液或者基因診斷等。研究人員首先制作出直徑約14納米(1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
無線傳感以及相關物聯網技術,為健康信息采集、人員及物資的身份識別、精確定位奠定了技術基礎。“無邊界”感知醫(yī)院是以無線傳感技術為基礎,建立新型的全時間、全空間上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新模式,實現&ldquo
無線傳感以及相關物聯網技術,為健康信息采集、人員及物資的身份識別、精確定位奠定了技術基礎。“無邊界”感知醫(yī)院是以無線傳感技術為基礎,建立新型的全時間、全空間上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新模式,實現&ldquo
常用醫(yī)療器械也可擁有“第二春”,通過對這些使用頻度高的醫(yī)療器械進行改造升級,充分挖掘其潛力與價值,新一代產品可再度贏得市場!美國等國家的科技人員在不斷開發(fā)醫(yī)療器械新產品的同時也未忘記對現有老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唐芳瓊研究員領導的納米材料可控制備與應用研究室一直致力于用價廉、可工程化的方法制備量子點并應用于生化檢測,采用超聲霧化法制備的水溶性碲化鎘(CdTe)量子點實現對乳酸脫氫酶(LDH)活性的
生物傳感器作為一門在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之間發(fā)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提出設想到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 生物傳感器首先是由于生物能感受外界的各類刺激信號,并將這些信號轉換成體內信息處理系
“納米碳管”(carbon nanotube)系日本NEC公司研究人員于1991年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石墨電弧設備產生的球狀碳分子時意外發(fā)現的一種由管狀同軸納米管組成的碳分子材料。納米碳管分為單層碳管和多層碳管兩類
仿生技術也許是改變未來整個電子產業(yè)的關鍵也說不定,例如高通mirasol電子紙的靈感就是仿效蝴蝶振翅的原理,或是小型化間諜飛機的飛行原理取材自昆蟲等等;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局就投資630萬美金的資金給GE,希望
仿生技術也許是改變未來整個電子產業(yè)的關鍵也說不定,例如高通mirasol電子紙的靈感就是仿效蝴蝶振翅的原理,或是小型化間諜飛機的飛行原理取材自昆蟲等等;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局就投資630萬美金的資金給GE,希望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的壓電生物傳感器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以高性能CPLD(MAX7128)為核心,實現了對壓電生物傳感器10MHz高頻信號的測量與采集,以及所采集的頻率數據動態(tài)、實時顯示以及頻率數據串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的壓電生物傳感器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以高性能CPLD(MAX7128)為核心,實現了對壓電生物傳感器10MHz高頻信號的測量與采集,以及所采集的頻率數據動態(tài)、實時顯示以及頻率數據串行通信等功能.該電路體積小、集成度高,具有可靠性高、實時性高的特點.此外該系統還可以通過RS-232串行接口與計算機連接進行數據傳輸和數據存儲及分析.詳細闡明了系統整體結構設計以及系統硬件部分的實現,并給出了CPLD內核仿真結果和數據采集軟件實測頻率曲線.
流行的電子設備將添加生物傳感器,例如指紋識別器,面部或虹膜識別感應器,語音識別軟件等,這是蘋果剛剛拿下來的專利。例如,通過嵌入iPhone的心臟傳感器,您就可以使用手機內置的應用給你做簡易的心電圖,并且還可
一、生物傳感器研究起源 20世紀的60年代,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電極組裝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種生物傳感器,即葡萄糖酶電極。到80年代生物傳感器研究領域已基本形成。其標志性事件是
一、生物傳感器研究起源 20世紀的60年代,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電極組裝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種生物傳感器,即葡萄糖酶電極。到80年代生物傳感器研究領域已基本形成。其標志性事件是:1985
一、生物傳感器研究起源 20世紀的60年代,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電極組裝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種生物傳感器,即葡萄糖酶電極。到80年代生物傳感器研究領域已基本形成。其標志性事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