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王斌
上周四本報的“三大運營商”調查問卷,獲得了長沙市民的廣泛關注,反饋的有效問卷顯示:近期內,計劃換4G手機、使用4G網絡的市民中,超過一半的人選擇移動4G。
截至昨日下午,共收集問卷超過300份,其中有效問卷243份。其中,男性96人,女性147人,涵蓋了長沙各行業(yè)的人員,如企業(yè)白領、工程人員、產品經理、金融從業(yè)人員、學生、醫(yī)生、個體經營戶等。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長沙消費者每月話費在50元到100元之間的占比48%;其次是101元到300元之間,占比25%。年齡方面,參與本次調查問卷的讀者集中在19-45歲,有233人。其中19-25歲的讀者群占比47%,這類人群以學生或剛上班的年輕人為主,他們希望網絡速度更快,上網更方便,能讓他們享受網絡帶給他們的新鮮體驗;而26-45歲的讀者群占比48%,這類人群主要為企事業(yè)單位的白領和公務員等,有一定經濟基礎,對網速要求更高。
移動仍是消費者最愛
243份有效問卷中,移動用戶151人,遠超過聯(lián)通用戶(67人)和電信用戶(25人)之和。而選擇移動的原因中,超過四分之三的表示移動的信號好、網絡覆蓋面廣,再就是周圍的人都用移動的號碼。有一市民在問卷中這樣描述為何使用移動號碼,“很早就開始用移動的號碼,目前所用手機為iPhone4,只支持2G,想換號卻又擔心他人聯(lián)系不便?!?/p>
而聯(lián)通用戶選擇聯(lián)通的原因中,資費優(yōu)惠和優(yōu)惠套餐活動(如充話費送話費、或送手機等)成為首要原因,用戶普遍反映聯(lián)通的3G網絡速度快,但聯(lián)通用戶抱怨信號不穩(wěn)定的占了較大比例。電信用戶大多是由于優(yōu)惠套餐(尤其是寬帶、電視、座機、手機一體的套餐優(yōu)惠)活動而選擇電信,但用戶也認為電信套餐不適用、話費偏高和信號不穩(wěn)定,部分讀者表示很多業(yè)務需要去營業(yè)廳辦理,遠不如移動業(yè)務的網上辦理或電話辦理方便。
1001-2000元智能手機最受關注
本次問卷調查顯示,對于3G和4G網絡的差別,僅有34人表示不了解,占比14%。問卷調查還顯示,有接近一半的人表示最近有打算更換4G手機、使用4G網絡。
有43%用戶對4G手機的心理價位是1001-2000元,這個價位段的智能手機性價比較高;2001-3000元價位吸引了32%的用戶,這個價位是較高端的智能手機,質量是用戶重點考慮的方面;3000元以上為高端手機,吸引高端用戶,占比19%;1000元以下僅有6%的用戶選擇。
目前市場上銷售4G手機相對較少,以高端機為主,雖然也有國產品牌推出千元的4G智能手機,但配置相對而言不高,還無法達到用戶對低價高品質手機的需求。因此下一步三大運營商PK的重要武器就是智能手機。
資費套餐是影響選擇的重要因素
中國移動最先推出4G服務,并推出了全新的4G品牌“和”,同時最早推出4G資費套餐。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均沿用了此前在3G時代的品牌策略,分別是“天翼4G”和“沃4G”。
4G時代,人們最關注的依舊是資費套餐,占比55%,其次是上網流量,占比32% ,其次是信號、服務及其他。
選擇使用4G網絡的116人中,選擇移動的有74人,聯(lián)通28人,電信14人。進入4G時代,多數(shù)移動用戶會選擇自己熟悉的中國移動品牌,特別是在4G發(fā)牌后,移動借助先發(fā)優(yōu)勢,“快人一步”,迅速展開了4G品牌“和”的宣傳,使得移動4G成為很多人的首選。
4G市場給三大運營商都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中國移動的優(yōu)勢在于率先占領市場,中國聯(lián)通結合了自身的優(yōu)勢,推出了有競爭力的資費套餐。中國移動在4G上的快人一步,讓其在4G市場上暫時拔得頭籌。但“三國大戰(zhàn)”鹿死誰手,將由市場說了算。記者 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