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路透社網(wǎng)站報道,去年,因征收稅款問題,印度高等法院叫停了諾基亞向微軟轉交印度境內手機業(yè)務資產(chǎn)的程序,要求補齊11億美元稅款,周三,諾基亞表示計劃提出申訴。
本文所提資產(chǎn),指諾基亞在印度南部城市金奈(Chennai)的手機制造工廠,這也是諾基亞規(guī)模最大的工廠之一。該工廠目前共有約3萬名員工,生產(chǎn)20款機型,是設備和服務運營中的重要營收來源,有望成為微軟新手機業(yè)務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微軟54億歐元(約合73億美元)收購諾案的一部分內容,這座工廠應該一并轉交微軟名下。
諾基亞董事會主席里斯托·席拉斯瑪(Risto Siilasmaa)正與印度政府協(xié)商解決方案。微軟和諾基亞的交易時間還剩余45天,印度政府的“干預”,使這次交易面臨風險。
諾基亞與印度政府接洽后表示:“與印度稅務部門打交道,似乎相當困難且無法預知結果。對企業(yè)來說,這顯然是個壞消息。”諾基亞還在一份聲明中補充道:”過去一年,印度稅務部門采取一系列激進措施,公司很難接受當下狀況,但也無法放棄自我保護的合法權利”。
聲明中還提到:“諾基亞認為,這些行動違背了印度本國的法律,還違反印度和芬蘭政府之間達成的稅收、投資等相關協(xié)議。”
去年12月,諾基亞曾同意,如所有法律途徑用盡,則將向托管賬戶支付225億盧比(約3.67億美元),并執(zhí)行所有額外征稅要求。2月5日,德里高等法院裁定,諾基亞必須將稅款存于當?shù)囟悇詹块T。
無獨有偶,英國沃達豐集團同樣與印度政府存在長期稅務糾結,金額高達26億美元,目前相關談判已宣告破裂。另外,荷蘭殼牌石油公司和美國IBM等公司,都與印度稅務部門存在稅務糾紛。這些“不愉快”在實質上影響到印度與國際企業(yè)合作,也讓該國對海外公司的態(tài)度遭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