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移動的裁員事件步入尾聲,中國區(qū)不少員工都開始在網(wǎng)絡上抒寫“摩托羅拉畢業(yè)季”,留下這最后的紀念。他們中的許多人將青春獻給了摩托羅拉,為它效力了5年、10年以上,甚至不少人長達20年。
對于他們來說,摩托羅拉可能是一場難以醒來的夢。去年8月,摩托羅拉被谷歌收購時,許多人一度以為谷歌給摩托羅拉帶來了希望。不曾料到,等谷歌在全球各地收購摩托羅拉獲批之后,他們的噩夢卻開始了。
今年8月13日,摩托羅拉移動宣布全球將計劃裁員4000員,全球94個辦事處將關閉1/3,其中2/3是在美國之外的地區(qū)。
一年的“磨合期”,摩托羅拉不僅沒有享受甜蜜,反而嘗到了更多的苦澀。去年,摩托羅拉推出了20多款移動終端。今年,在谷歌的控制下,摩托羅拉推出的新終端數(shù)量只是個位數(shù)。
此次大規(guī)模裁員之后,摩托羅拉開始陷入迷惘。精減產(chǎn)品線后,新的“精品路線”能否在蘋果、三星的夾縫中尋找到一線生機,這對摩托羅拉來說,亦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愿望。
谷歌看不見的手
智能手機上做得不錯,在公司虧損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盈利。而谷歌收購摩托之后,對中低端業(yè)務做了限制,減少了中低端手機的出貨量。
從表面看,收購至今一年,谷歌并沒有對摩托羅拉“動刀”,摩托羅拉還是保持其原有的運行機制來運轉。
“收購之前,MOTO的美國總部有專門與谷歌的Android部門溝通的部門,收購之后,這個部門并沒有發(fā)生變化。”一位在摩托羅拉工作超過5年的研發(fā)人員告訴記者,谷歌收購之后,中國區(qū)的研發(fā)、銷售、市場各條業(yè)務線并沒有變動。
但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摩托羅拉與谷歌是兩種不同的文化,雙方的矛盾與沖突不可避免,摩托羅拉肯定會被改造。
對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來說,快速推出后,迅速迭代是其主要邏輯,并不怕有BUG(瑕疵)。而MOTO等硬件制造商的風格完全不同,硬件制造商要做到萬無一失,沒有任何BUG之后,再去量產(chǎn)。“硬件制造商形成這樣的文化有自身的原因,并且摩托羅拉這么多年了,有自己的特點。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雙方不可能磨合。”一位摩托羅拉手機項目負責人說道。
“今年7月,谷歌有一批高管突然空降摩托的美國總部。”一位南京研發(fā)中心的員工告訴記者,自此摩托羅拉的組織架構、業(yè)務架構開始進入調整階段。
8月30,在得知“南摩延期一年關閉”的訴求無法滿足之后,摩托羅拉南京研發(fā)中心的員工代表向管理層提出了新的補償要求。
“我們用數(shù)據(jù)模型向管理層提出于N+X的補償要求,這個X大于之前的2。”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位員工代表告訴記者,目前,南摩員工出去換工作都被“大壓價”,這個X也是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并不是漫天要價。
8月31日,管理層郵件回應表示,下周將給予回應。如若雙方協(xié)商順利,下周,南摩的500多員工也將簽署離職協(xié)議。截至8月31日,北京、上海的裁員已經(jīng)完畢。除七八位因特殊情況而沒有簽離職協(xié)議外,天津的200多名被裁員工也簽了離職協(xié)議。
“自從谷歌一年前收購MOTO,我們就知道裁員不可避免。”8月3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位在摩托羅拉工作超過5年的員工告訴記者,在收購一段時間之后,許多員工就已經(jīng)預測到了這樣的結果。
2011年8月,年僅13歲的谷歌以125億美元將摩托羅拉移動業(yè)務收入囊中。當時,業(yè)內(nèi)便分析,在谷歌的眼中,除了專利與一些高精尖人才之外,不斷虧損的摩托羅拉并無其他價值。
83歲的摩托羅拉已然“沒落的貴族”。過去16個季度,摩托羅拉虧損了14個季度。今年第二季度,摩托羅拉移動業(yè)務虧損了1.92億美元,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2011年第二季度,移動業(yè)務虧損8500萬美元。而在2010年的第二季度,移動業(yè)務的運營利潤是8700萬美元。
而根據(jù)摩托羅拉的財報,自2011年第三季度開始,其智能機單季度的出貨量在400萬左右。與三星、蘋果、HTC等相比,乃天壤之別,甚至沒有排進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
IDC每季度發(fā)布的全球智能機報告亦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貨量排名前5的智能機廠商是三星、蘋果、諾基亞、HTC、RIM。今年第二季度,這一排名又變?yōu)槿恰⑻O果、諾基亞、HTC和中興。
摩托羅拉中國區(qū)的業(yè)績也“一落千丈”。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三星以22.2%的份額居市場第一,蘋果是7.1%、HTC是(3.9%),摩托羅拉僅為3.3%,亦遠比華為(11.2%)、中興(9.5%)、聯(lián)想(11.9%)、酷派(10.7)等中國本土廠商要低。
與諾基亞的猶豫不絕相比,摩托羅拉早在2009年就狠下決心,一心一意只在Android平臺上推出終端。近兩年,摩拖羅拉亦推出了RAZA高端機的力作。但,摩托羅拉很快相繼被HTC、三星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超越。于是,借Android喘了口氣的摩托羅拉又開始陷入困境。
為了做給三星、HTC等廠商看,谷歌不會偏向自己的“兒子”——摩托羅拉。在過去的一年,MOTO在Android上沒有受到照顧。“被收購之后,MOTO沒有受到任何谷歌的優(yōu)待,相反,谷歌將一部分從MOTO獲得的專利分給Android其他系統(tǒng)的廠商來使用,這樣削弱了MOTO與其他廠商之間的競爭力。”一位摩托羅拉手機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我們內(nèi)部員工都感覺到,被谷歌收購的這一年里,摩托的經(jīng)營狀況反而比之前要差了,市場上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弱了。”一位在摩托羅拉南京研發(fā)中心工作多年的員工告訴記者,摩托羅拉在中低端
成也Android,敗也Android
“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上是成也Android,敗也Android。”一位從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投資的人士告訴記者,在Android 2.0系統(tǒng)時代,摩托羅拉與HTC、三星的差距不大,而3.0時代開始,摩托羅拉就因產(chǎn)品本身的問題開始明顯落后。
近兩年,采取全產(chǎn)品線的摩托羅拉“四面受敵”。在高端機市場,摩托羅拉不敵蘋果、三星,而在中低端市場,摩托羅拉不僅“棋逢”HTC,還受壓于華為、中興等廠商的強勢崛起。于是,當初借Android智能手機喘了口氣的摩托羅拉,瞬間又被“打回原形”。
“MOTO像是一位程序員,只管根據(jù)自己的感覺來出機器,不關注消費者。”興長信達CEO劉磊如此評論,該公司專為摩托羅拉、諾基亞等手機廠商提供電子商務服務。[!--empirenews.page--]
“摩托羅拉永遠是黑色,雖然很‘商務’,但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來說,給人古板、中庸的感覺,無法讓人眼前一亮。”一位摩托羅拉手機項目負責人坦承,這樣的外觀首先將女性用戶、年輕用戶拒之千里之外,“我們都自嘲說公司的手機是給35~50歲的老男人使用的。”
雖然摩托羅拉的產(chǎn)品設計部門也會想推出顏色鮮艷、時尚感更強的手機,但這些想法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扼殺在搖籃中。“總部灌輸?shù)乃枷胧乔蠓€(wěn),這么多年,摩托羅拉一直這種樣子,賣得不好也不壞。如果突然換了顏色,如果賣不好,所有責任都可能歸設計部門,雖然也不一定是設計部門的責任。”這位手機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家都害怕出錯,害怕?lián)熑?,以致缺乏?chuàng)新。
與三星相比,摩托的外觀與設計受亞洲用戶的青睞度低許多。此外在硬件上,摩托羅拉還是多方受到三星的掣肘。
“三星旗下有很多子公司,芯片、閃存、攝像頭等零配件的采購價格要比摩托低一些,因此,同樣配置的手機,摩托在成本上處于弱勢。”這位手機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僅如此,由于三星掌握了最新的技術,很多好的配件根本無法采購。”
據(jù)記者了解,三星暢銷的Galaxy S系列又輕又薄,而其“市場競爭者”摩托羅拉的RAZR系列就有一處缺陷。“RAZR系統(tǒng)上面突出來一塊,是因為攝像頭器件無法做到與三星Galaxy S系列的攝像頭那么薄。當時這樣薄的攝像頭只有三星能夠出貨,其他配件廠商無法做到。我們也向三星詢價,結果三星表示自主研發(fā)的超薄攝像頭是絕對的非賣品,其他競爭對手無法獲得。于是,摩托羅拉的新RAZR系列都只能在上方‘腫’出來一塊。”這位員工表示,這樣的外觀缺陷確實影響消費者的第一印象。
一位在摩托羅拉南京研發(fā)中心工作多年的員工告訴記者,摩托在硬件上有一些自己的特點,如三防、超大容量電池、雙網(wǎng)雙待,但是在軟件上就沒有自身的特點與優(yōu)勢。
“與國內(nèi)廠商的快速反應相比,MOTO在預裝應用上做得并不好。許多審批都要遞交到美國總部,慢的話,一些審批要長達一年。”一位負責某移動APP商場推廣的相關人士向記者抱怨,后來,他都不愿意找MOTO合作。
這樣的反應速度拖累了MOTO。國內(nèi)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市場風云變幻,手機廠商每三個月、每半年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變化。
而前文的手機項目負責人則認為,摩托羅拉內(nèi)部認為,國內(nèi)一些第三方應用質量一直提不上去,除了新浪微博、大眾點評等好的應用,應用預裝得越少越好?,F(xiàn)在用戶下載應用的渠道很多,把應用的選擇權交給用戶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