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收到“上海大西洋貝爾黃頁廣告公司”寄來的
一封信,信中告誡用戶在選擇黃頁時,要特別注意選擇那些經國家信息產業(yè)部正式認可的黃頁發(fā)行
機構。另外,信后還附帶國內有關媒體對《聯通黃頁in上?!愤M入上海黃頁市場引起紛爭的追蹤報
導。
整個事件來龍去脈是這樣的。今年1月28日,聯通黃頁在上
海舉行首發(fā)式,這是繼其在深圳、廣州、北京成功發(fā)行黃頁后在國內市場的第四站。來到上海,聯
通黃頁目的明確,就是想從上海電信黃頁碗里“搶”一份羹。與此同時,上海電話號簿公司卻表
示,“信息產業(yè)部早在2000年3月為此事專門發(fā)文規(guī)定,電話號碼是國家的信息資源,由國家通信
主管部門管理。結合目前情況,電話號簿業(yè)務暫不放開經營,尤其不宜成立中外合資公司來經營黃
頁號簿業(yè)務?!钡撏ǚ矫嬷赋?,聯通黃頁的號碼資源全部由企業(yè)自愿提供,而且其手續(xù)完全符合
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和外經貿部所規(guī)定的條款。目前的焦點就在于,電信依據的是信息產
業(yè)部的文件。因此就形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業(yè)內人士稱,聯通黃頁能夠獲得某些職能部門同意,難免
保證不會出現第2個、第3個這樣未經行業(yè)主管部門批準的違規(guī)操作。
其實,當我們認真細究就會發(fā)現,出現這些現象并非偶然
的。因為,黃頁確實是一種有利可圖的產業(yè)。
在國外,特別是在發(fā)達國家,電話號碼簿是眾商家競相追
逐的廣告載體。據有關統(tǒng)計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的黃頁廣告年收入已達200億美元。在過去的5
年中,美國黃頁產業(yè)的年平均增長率為4%,其廣告收入在全國各類媒體年廣告收入中所占市場份額
已超過7%,近年來黃頁廣告收入更高達100億美元。在這個孕育了黃頁的國度里,黃頁正給其電信
行業(yè)帶來高額回報,以占整個電信業(yè)不到1/10的投入換來整個電信業(yè)1/4的產出,并成為美國電
信業(yè)的主要收入來源。
當前,黃頁已經成為獨立于出版、廣告之外的“黃頁媒
體”,并因發(fā)行量大、覆蓋面廣、保存期長而被譽為與報紙、電視、廣告和因特網并駕齊驅的“第
五媒體”。
在我國,電話號碼簿長期以來是電信行業(yè)一個不起眼的小
分支,主要收入來自出售號簿,很多地區(qū)電話號碼簿的出版尚需主業(yè)補貼。1998年,擁有12億人
口的中國,在固定電話用戶突破1億戶的情況下,這一年的黃頁廣告收入只有2.78億元人民幣。就
是在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qū),黃頁的廣告份額也占到整個廣告份額的4%左右。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的中
國黃頁市場,其用戶數量和廣告業(yè)務額遠低于發(fā)達國家和港澳地區(qū)。2000年,我國黃頁廣告收入
也只有3億元,僅為全國廣告收入的不到0.35%,甚至不及發(fā)達國家黃頁廣告收入的1/10。這些都
說明,國內黃頁廣告收入還有著巨大的潛力可挖掘。有專家甚至預測,隨著黃頁逐漸被人們接受,
在今后5年內,我國的黃頁廣告收入可望擴大20倍。去年,上海黃頁的廣告收入達1.03億元,占國
內黃頁總收入的40%,上海黃頁因此躋身于上海廣告業(yè)13強;今年其廣告收入可望達1.4到1.5億
元。而聯通黃頁今年內的廣告收入則可望達4000萬元。如果將國內黃頁廣告比例提高到3%,市場
規(guī)模將迅速擴大至25億元。因此,中國黃頁不僅是傳統(tǒng)概念上的電話號碼本,也是一個具有巨大潛
力和廣闊發(fā)展空間的有待開拓的新興產業(yè)。
正因為黃頁市場有著巨大廣告空間與潛力,也就不難理解
類似聯通黃頁的新進入者對其虎視眈眈了。
然而,如果聯通黃頁以優(yōu)質的服務,齊全準確的信息進入
市場,為用戶提供電信黃頁之外一種更多的選擇,那么,也無可厚非。但我們看到,雖然《聯通黃
頁in上?!窂耐庥^上看編排新穎、印刷精美。但是,粗粗翻了幾頁,就會發(fā)現很多問題。例如,人
民日報社華東分社的地址是“商城路”,它卻將其印成了“南城路”;國際金融報社明明坐落在
“浦東新區(qū)東方路”,它卻寫成“閔行區(qū)東方路”;而日本“住友銀行”也被誤刊作“住龍銀
行”。還有,上海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分別應在“寶山區(qū)上大路”和“虹口區(qū)大連西路”,均被
誤印成了靜安區(qū)“新閘路”和閘北區(qū)“聞喜路”,前后相差十幾公里路。要是對上海不熟悉的人照
這聯通黃頁找上海大學,豈不要白走許多冤枉路!聯通黃頁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由此遭到質
疑。
黃頁是為消費者和客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如果根據聯通黃
頁刊出的錯誤信息行事,不但得不到幫助,反而還會添亂,甚至會在消費者心中產生對黃頁的不信
任感,進而損害我國整個黃頁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不規(guī)范的競爭還不止于此,更大的威脅來自民間。前一段
時間,一位來自山東的個體書商大量出版《中國通訊商簿》之類的電話號簿。而在沿海各地,這種
個體出版電話號簿的現象也大量存在。
市場不怕競爭,但不能無序競爭,當前我國黃頁市場亟需
規(guī)范。
首先是行業(yè)準入。雖然前年,中國電信就拿到信息產業(yè)部
的專營公告:電話號簿屬電信部門專營,電信部門是編印電話、電信號碼工具書的專營單位,其它
任何單位不得編印。但我國首部《電信條例》對黃頁管理卻只字未提。這就造成“電信能做,非電
信也能做”的局面,因此,市場準入的政策或曰游戲規(guī)則亟需制定。
其次,外資進入如何管理。聯通黃頁成立于1998年10月,
其股東包括中國聯通、美國RH當納利和美國訊通;2000年11月,電訊盈科以2億港元購入聯通傳媒
37.65%的股權,成為聯通黃頁的第一大股東。也就是說,外資在聯通黃頁中占有相當大甚至超過
50%的比例,那么這種管理是比照電信增值服務管理還是需再出臺相應的管理細則來對其進行管
理,畢竟早在《電信條例》中就沒有對“黃頁”管理做出具體規(guī)定。
再次,電話號碼簿和黃頁如何界定。畢竟它們有著本質的
不同。電話號碼簿刊登的是一個個電話號碼,而黃頁則是有著各種商業(yè)信息的分類查詢媒體;電話
號碼簿是面對廣大電話用戶,黃頁則定位于中小企業(yè);目前國內還有很多地方的電話號碼簿采取銷[!--empirenews.page--]
售的方式,黃頁則是贈送的。因為黃頁不同于電話號簿,所以也就意味著鐵通、網通,乃至任何符
合廣告、出版市場準入門檻的企業(yè)都能經營黃頁業(yè)務,而聯通黃頁的身體力行無疑為原本平靜的黃
頁市場點了一把火。國外已有電信運營商必須無償向用戶提供電話號簿——“白頁”的規(guī)定,而我
國尚沒有作出此規(guī)定。目前聯通已經在天津、重慶開展市話業(yè)務,卻沒有相應的電話號簿。鐵通也
在一些城市放號,也沒有相應的電話號簿,因此,電話號碼簿和黃頁之間出版發(fā)行問題亟需界定并
加以解決。
最后,粗制濫造的黃頁由誰管,如何管。如果說當前黃頁
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還不健全的話,那主要是指類似聯通黃頁等通過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工商總局
和外經貿部等審核通過的,只是沒有獲得信息產業(yè)主管部門認可的黃頁出版機構,而對那些個體或
私營出版者經營的粗制濫造類似黃頁指南的手冊又該如何管理?是由工商部門來管還是由信息產業(yè)
部來管,這也是個空白。
應該說,隨著我國加入WTO及電信重組的完畢,黃頁市場正
受到越來越多運營商及那些想進入該領域企業(yè)的重視。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黃頁市場有著中
國這樣廣闊的前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我國黃頁市場所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當前最關
鍵的是,如何盡快地對我國黃頁產業(yè)進行規(guī)范,并進一步對其中蘊含的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只有
這樣,才能保證我國黃頁市場健康有序地發(fā)展。
摘自《通信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