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上,“司機”不扶方向盤還不時扭頭跟車上其他人聊天,全然不看前方的路 當這樣一輛車從你身邊駛過,你肯定會大吃一驚,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然而,這一幕本月14日從長沙到武漢的高速公路上已經真實上演。
近日由國防科技大學自主研制的紅旗HQ3無人車,7月14日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實驗,創(chuàng)造了我國自主研制的無人車在復雜交通狀況下自主駕駛的新紀錄,標志著我國無人車在復雜環(huán)境識別、智能行為決策和控制等方面實現(xiàn)了新的技術突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高速路上試驗無人駕駛
談起此次“冒險”,國防科大“自主駕駛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的賀漢根、戴斌兩位教授都興奮不已,戴斌稱,無人駕駛實驗是在白天完成的,當天9時多從京珠高速公路長沙楊梓沖收費站出發(fā),286公里路程開了3小時22分鐘。“踩油門、剎車、轉向、變道和超車等,都是由計算機系統(tǒng)控制的。我們只是給系統(tǒng)設定了一個最高時速110公里,此后怎么開、開多快都由它控制,車上人全部當乘客。”
“當天遭遇了復雜的天氣情況,部分路段有霧,在咸寧還突遇了降
雨。”戴斌說,無人車確實經受起了實際的考驗,包括一些復雜的交通狀況和路段車道線不清等情況。“車子沒有GPS等導航設備,完全是利用自身的環(huán)境傳感器對道路標線的識別,進而依靠車載的智能行為決策和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正常匯入高速公路的密集車流中自主駕駛。”據(jù)悉,此次實驗中,無人車自主超車67次,成功超越其他行車道上車輛116輛,被其他車輛超越148次,實測全程自主駕駛平均時速87公里。
無人駕駛車永遠不會“追尾”
“遇到其他車子違規(guī),無人車能應對自如嗎?”面對記者的疑問,戴
斌教授表示,試驗中確實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出現(xiàn)過幾次車輛強行超車導致車距過近的,大部分都由無人駕駛系統(tǒng)成功處理了。”無人車具有主動安全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和前車距離過近,會立刻指揮松油門、啟動剎車達到有效減速。“一般情況下,機器的反應速度可以達到40毫秒,而人類最快也要500毫秒。”
戴斌說:整個駕駛過程人工干預了10次,其中傳感器誤報3次,人工干預距離約180米;途中遇到修路4次,人工干預約510米;其他車輛違規(guī)行駛帶來安全危險1次(被大客車超近距離搶道),人工干預至危險解除約150米;進入巴陵休息區(qū)和羊樓司收費站時,人工干預約1300米??偟膩碚f,人工干預里程占這次自主駕駛總里程不到百分之一。據(jù)悉,國際上無人車領域一般將人工干預所占比例3%以內的認定為全程無人駕駛,這意味著國防科大的這項無人車技術研究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無人車的技術發(fā)展會使駕駛更安全
記者仔細觀察無人車,想找出跟普通汽車的不同,只見除了車窗內側兩邊的上方各多了一個攝像頭外,看不出任何區(qū)別。“這兩個攝像頭就是自主駕駛系統(tǒng)的 眼睛 ,除此而外這車就跟普通車外形、內飾一模一樣,也具備人工駕駛的所有功能。平時也可以當普通車乘坐、駕駛。”無人車的“大腦”藏在后備箱里的一個不大的控制機箱,“我們就是通過這個機箱里的計算機設備,輸入指令,設定最高時速等駕駛參數(shù)。”
據(jù)悉,無人駕駛技術的發(fā)展,在目前階段主要目的還不是制造出一輛無人車來上路行駛,而是希望通過相關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幫助司機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車輛的自主安全性,例如主動安全系統(tǒng)的防追尾、防跑偏、自動泊車等都需要無人駕駛技術的支撐。很多國家的地面無人車研制都取得了長足進展,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高端轎車正逐步配備主動安全相關的系統(tǒng)。目前,該團隊正與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進行相關領域的合作研究和產品開發(fā),可以預期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成果轉化,有人駕駛的車輛會越來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