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號稱“世界太陽能產業(yè)的領導者”的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證監(jiān)會報送申請材料,擬在A股登陸上市。不料被經銷商揭發(fā)其偷稅漏稅,致使多年的上市計劃再度擱淺。...
2010年,號稱“世界太陽能產業(yè)的領導者”的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證監(jiān)會報送申請材料,擬在A股登陸上市。不料被經銷商揭發(fā)其偷稅漏稅,致使多年的上市計劃再度擱淺。
時隔兩年,皇明再次沖擊IPO,卻依然面臨著盈利下滑、資產不足、高額負債以及上市圈錢的質疑聲。
新能源產業(yè)在一輪夾雜著跑馬圈地和政績工程的虛假繁榮以后,受到資本市場以及相關監(jiān)管部門的“額外關照”。
同樣,面臨諸多質疑的老牌太陽能企業(yè),皇明上市前景依然不明。
紛亂的子公司
4月6日,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申報企業(yè)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截至2012年4月5日,皇明太陽能的申報仍在“落實反饋意見中”。
此前媒體報道,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未來將有超過17億元的投資規(guī)劃,計劃通過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籌資13億元。
4月15日,皇明品牌總監(jiān)周春玲回復記者說,“這個數據是不準確的,具體投資項目和數目我也不方便告訴你,要等上市后的披露”。
據報道,皇明控股至去年9月末負債總額達23.8億元,負債率64.26%。但周春玲對本報記者否認了這一數據的準確性,并一再試圖撇清控股公司與謀求上市的股份公司間的關系。
“媒體常常把我們的‘股份公司’和‘控股公司’的數據混在一起說,但實際上二者是截然分開的?!?br />
根據周春玲介紹,皇明要上市的是股份公司,主營光熱、光伏等熱力產業(yè);控股公司做的是另外一些獨立的業(yè)務,包括節(jié)能、光伏發(fā)電、旅游、酒店等非熱力產業(yè)。二者是獨立的產業(yè),彼此沒什么關系。
然而,這兩者之間,在模糊的“皇明太陽能”旗下,基本概念尚無法理清。
周春玲在回應記者提出的相關問題時稱,對于“皇明”旗下子公司具體狀況不清楚,但子公司應該都是獨立的,只是依托皇明品牌對外推廣,與謀求上市的皇明太陽能股份無關。
值得關注的是,尚未公布財務、集團架構模糊的皇明,謀求上市之路,一直堪稱坎坷。
經銷商之踵
上市融資,一直是皇明太陽能和董事長黃鳴孜孜不倦的追求。
早在2008年以前,皇明太陽能就計劃進入資本市場,當時準備赴海外上市,曾考慮過在紐約、法蘭克?;蛳愀鄣顷懀笥捎诜N種原因放棄海外計劃。
據傳聞,除了受到金融海嘯的沖擊,皇明與其經銷商的關系問題也是上市半途而廢的原因之一。對于所有關于上市的問題,公司方面沒有對記者作出任何回應。
2008年,皇明太陽能迎來一次上市轉機。
當年12月,高盛分別長達9年和5年的“追聘”,注入資金1億美元,入股皇明太陽能。
責任編輯:思緒
來源: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