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泵密封腔壓力對泵的運行穩(wěn)定性和密封效果至關重要 ,傳統(tǒng)上需要通過實際的泵運轉實驗才能測得 , 其不可 控變量多 ,仿真難度大 , 成本高且精度低 。鑒于此 , 提出了一種運用機器學習算法預測高速泵密封腔壓力的方法 , 通過分析泵 的設計參數和運行條件 , 解決了高速泵密封腔壓力無法準確預測的問題 ,驗證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高速泵性能預測的可行 性 , 也為設備優(yōu)化和維護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技術方案支撐 。
針對仿生蜻蜓機器人的多姿態(tài)撲翼飛行展開研究 ,并進行樣機的設計與研制 。蜻蜓撲翼形狀具有很好的空氣動力 特性 ,對撲翼的設計具有很大借鑒作用 。對仿生蜻蜓機器人的撲翼及尾翼結構進行設計 ,運用條帶理論計算升力 ,驗證撲翼設 計的合理性 ,并對撲翼開展簡單的靜力試驗 。將機器人飛行姿態(tài)分為X翼與平翼兩種模式進行仿真分析 ,剖析不同姿態(tài)下的升 力系數與撲翼表面流速差等參數 , 進而得到該機器人的相關結論 。通過樣機制作與試飛試驗 ,驗證了所設計的仿生蜻蜓機器 人飛行的有效性 。
在差分相移鍵控(DPSK)系統(tǒng)中 ,編碼和解碼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編碼過程是將輸入的數字信號轉換為DPSK信號 , 而解碼過程則將接收到的DPSK信號還原為數字信號 。要得到高效 、穩(wěn)定的DPSK編碼解碼系統(tǒng) , 需借助硬件加速技術 。鑒于此 ,從 DPSK調制 、解調的原理入手進行研究 ,設計并實現了一種基于FPGA的DPSK通信算法 。
針對電子鎖具機械應急鑰匙權限失控的行業(yè)痛點 ,提出一種基于機械電子互鎖技術的電子鎖具設計方案 , 并通過 原型機驗證方案可行性。設計方案基于邏輯互鎖原理 ,采用雙閉鎖機構并聯形式 ,利用離合結構 ,并結合內部檢測元件確保電 機機構與機械應急機構相互獨立 , 實現電氣解鎖和機械應急解鎖的權限隔離。 正常情況下 , 電氣系統(tǒng)通過藍牙等方式與電氣 模塊通信進行解鎖 , 并實現對機械應急解鎖機構的反向閉鎖 ,杜絕正常情況下機械鑰匙通開的風險 ; 當 電氣系統(tǒng)失效時 , 才可 通過機械應急鑰匙進行應急解鎖 。所提技術方案對于提升電子鎖具權限管理的安全性有較高的指導意義 ,具有顯著的工業(yè)應 用價值 。
為適應限距制動 , 降低斷帶抓捕沖擊載荷 ,設計了一種輸送帶定距制動系統(tǒng) ,給出其工作原理 , 并基于AMESim搭建 緩沖制動過程仿真模型 , 以分析輸送帶質量和速度對系統(tǒng)定距制動特性的影響 。針對緩沖末端存在的振動 ,開展了系統(tǒng)改進 與優(yōu)化 ,并基于AMESim仿真模型進行性能驗證 ,研究結果表明 , 輸送帶質量增加 , 斷裂制動時間縮短 , 勻速制動速度增加;輸送 帶速度增加 , 斷裂制動時間縮短 , 不影響勻速制動速度;優(yōu)化后的系統(tǒng)制動速度和壓力波動能在1 s內消除 。
工業(yè)機械臂以其高精度 、強適應性和高度靈活性在工業(yè)制造 、物流倉儲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 隨著我國經濟的 發(fā)展 , 船舶運輸業(yè)務 日益增長 , 在空間有限的船舶艙室內高效 、安全地轉運物資 , 對于降低企業(yè)運營成本 、保障生產安全越來 越重要 。鑒于此 ,提出了一種基于PLC控制器的船用碼垛機械臂運動控制算法 ,對提高船舶在港口或航行中物資轉運作業(yè)效率 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
核反應堆壓力容器一回路邊界焊縫質量關系到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 , 為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 必須 對該類焊縫進行無損檢測 。鑒于此 ,針對高溫氣冷堆核反應堆一回路壓力邊界焊縫超聲 自動檢查裝置中的圓周運動小車進行 研究 ,確保其能夠按照檢查大綱的要求 ,將設備準確安裝到指定位置 ,并將探頭送至被檢位置 , 實現自動檢查 。應用結果表明 , 該圓周運動小車在負載情況下能夠沿導軌完成圓周運動并實現精確定位 。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 固體垃圾數量激增 , 而現有研究無法滿足小型不規(guī)則水域及狹窄路面的通用化清理需求。鑒于此 ,提供了一種水陸兩棲垃圾清理機器人通用化設計方案。裝置由陸地清掃裝置 、垃圾收集裝置 、垃圾儲存裝置 、水面行 進裝置 、陸地行走裝置及浮力裝置組成 ,采用雙體船結構和履帶驅動模式 ,確保在復雜環(huán)境下的穩(wěn)定運行;采用STM32F103C8T6 單片機為主控芯片 , 并集成多種傳感器模塊 , 配合直流無刷電機及舵機 , 實現了較高的垃圾清理效率 , 為水陸垃圾清理提供了 全新的解決方案。
在高速公路建設及運營檢修中需要對電纜溝蓋板進行轉運 ,但電纜溝蓋板的重量達80 kg , 單純靠人力進行作業(yè) , 施工效率很低 ,并且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 。與此同時 , 市面上現有叉車受施工現場的空間限制可操控性不強 。針對上述問題及電 纜溝蓋板的結構縫隙特點 ,設計了一款轉運小車 , 可以實現多種場景下電纜溝蓋板的轉運 ,并且操作簡單 。該款產品已經成功 運用于重慶石黔高速公路建設及運營檢修 , 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
首先分析了海上風電場海上升壓站霧笛及助航燈系統(tǒng)的常規(guī)方案及其不足 , 隨后依托典型海上風電場工程 , 提出 了海上升壓站霧笛及助航燈系統(tǒng)的一體化方案 ,針對性地解決了常規(guī)方案的不足 , 最后以典型海上升壓站為例提出了 霧笛及 助航燈系統(tǒng)一體化布置方案 。海上升壓站霧笛及助航燈系統(tǒng)一體化方案通過穩(wěn)定可靠地發(fā)出聲光安全警示信號 , 可有效預防 海上升壓站與過往船舶及飛行器的碰撞事故 ,保障海上升壓站運維人員的安全 ,提升海上升壓站的運行安全性 。
地埋電纜的散熱直接影響其載流能力與運行壽命 , 而天然砂作為常用的地埋電纜回填材料存在開采成本高 、環(huán)境 效益差等問題 。鑒于此 ,針對砂巖風化砂土 , 采用暫態(tài)法測試其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熱阻率 , 結合熱濕耦合效應分析和回歸分 析 ,揭示了含水率與砂土熱阻之間的定量關系與規(guī)律 , 為工程優(yōu)化提供了數據支撐 。研究表明 ,砂巖風化砂土具有高效散熱和 就地取材優(yōu)勢 , 可替代天然砂作為地埋電纜的回填材料 ,表現出顯著的經濟效益與工程應用價值 。
熱電偶是火箭發(fā)動機試驗中應用最廣泛的溫度測量手段之一 , 但在使用時存在測點不牢靠導致測量參數獲取失 敗的缺點 。鑒于此 ,研究了熱電偶測溫線路并聯備份連接工藝 ,使用熱電偶并聯測溫線路代替?zhèn)鹘y(tǒng)的單路測溫連接方式。試驗 證明 ,該方法可以有效達到降低試驗測點失效風險 ,提高試驗系統(tǒng)可靠性的目的 。
首先對汽車平臺化拓展的概念及意義進行了介紹 , 然后詳細闡述了汽車平臺化拓展的常見策略 , 最后基于國內某 汽車平臺化拓展案例對平臺化拓展策略進行了分析 。
為解決使用現有接裝紙分離裝置生產“視窗煙支”時出現的安裝調整難度大、耗時長、穩(wěn)定性差,煙支接裝紙外觀質量缺陷率高等問題,設計了一種接裝紙三級分離和控制裝置。通過接裝紙初步分離、分離定位控制和最終定位輸送裝置模塊化設計,且各級裝置均設計有調節(jié)機構實現快速調整,有效提高了接裝紙分離和控制裝置的調整效率和穩(wěn)定性,提升了“視窗煙支”接裝紙外觀合格率,并能根據不同的工藝技術要求進行快速調整和更換。以廣東中煙梅州卷煙廠ZJ118中支卷接機組為對象進行上機應用,結果表明:采用接裝紙三級分離和控制裝置后,設備調整時間縮短至23.33min,接裝紙外觀合格率提高至98.97%。該技術可為提高“視窗煙支”生產效率和質量穩(wěn)定性提供支持。
構建了機載電源特性測試系統(tǒng) , 包括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硬件平臺用于產生電源特性測試所需激勵信號 , 軟件 平臺實現電源特性測試架構的 自動切換和電源特性的數據采集;硬件平臺由APS15000線性功放 、LVA2500線性功放 、尖峰信號 發(fā)生器 、三相無感校準電阻柜和測試架構切換機柜組成 , 軟件平臺由 電源特性測試軟件和電源特性數據采集軟件組成 。該機 載電源特性測試系統(tǒng)可實現基于GJB 181—1986 、GJB 181A—2003 、GJB 181B—2012 、MIL-STD-704F和RTCA/DO-160G測試標準的 電源特性測試 。典型樣品試驗表明 ,所研發(fā)的機載電源特性測試系統(tǒng)可滿足基于GJB 181—1986 、GJB 181A—2003 、GJB 181B— 2012 、MIL-STD-704F和RTCA/DO-160G測試標準的電源特性測試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