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國國際汽車半導體產業(yè)峰會”,就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裝備部部長陳長年呼吁中國企業(yè)研發(fā)核心部件,進軍ECU時,洋巨頭再次用實例來闡述了這個高技術行業(yè)的門檻。英飛凌科技高級市場工程師曹洪宇表示,汽車電子產品要求15年穩(wěn)定生產,且認證比工業(yè)要嚴格很多,過程漫長;中國本土供應商雖有意愿進入,但行動不多,未來幾年還會以國外廠商為主。
英飛凌科技高級市場工程師曹洪宇
兼顧質量和成本 15年穩(wěn)定生產使用
英飛凌的前身是西門子半導體,從最早博世的發(fā)動機電噴系統(tǒng)就選用英飛凌的半導體部件。其產品在工業(yè)界和機車已經家喻戶曉,現在在路上跑汽車,以及北京-天津的高速列車上都有英飛凌的產品。
不同于消費電子產品迅速的更新?lián)Q代,汽車電子產品一定要在10~15年內,保證安全可靠。英飛凌比較強勢的領域是在動力,動力產品出現了問題,客戶馬上能感受到——因為車馬上就開不動了。因此質量是汽車電子產品很重要的考驗。
其次,產品要大規(guī)模生產,貼近百姓的采購能力,因此成本也是關鍵因素。并且英飛凌汽車產品生產線,設備99%都是全自動。
“英飛凌有一款16位的產品C167,從1985年問世,至今還在生產穩(wěn)定供貨。”曹洪宇不無自豪的講述,“汽車電子產品與工業(yè)應用的區(qū)別在于,前者稍有改動都要層層通知用戶,經允許后才做修改?!?/p>
對于已經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市場的中國,英飛凌也在加緊布局。曹洪宇透露,在北京會建一個十人的工程師團隊,給客戶提供整個解決方案,將歐洲的經驗更多帶到中國來;此外,上海團隊也有所增加,服務客戶定制芯片設計,涉及安全和動力總成。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本土供應商現狀
中國企業(yè)集體缺席汽車電子芯片
中國汽車電子類集成電路市場主要供應商,汽車電子類IC市場基本為國外廠商所占據:飛思卡爾、英飛凌、NXP、意法半導體、銳薩、博世、德州儀器。
C114在會議現場與一位汽車媒體同行交流起中國電信行業(yè)的技術現狀,當聽到國產手機芯片和基站ASIC芯片的應用,他的眼神不乏驚訝和羨慕。
至于中國集成電路市場本土供應商現狀,在賽迪顧問汽車電子事業(yè)部總經理徐鵬出示的“2009年國內最具成長性IC設計企業(yè)”名單上,不乏通信業(yè)熟悉的名字:華為旗下的海思、中興旗下國民技術,以及愛立信旗下的天碁,但這些頗具顛覆的企業(yè)無一例外缺席汽車電子。
在汽車電子領域,即使是新進入的國外巨頭如英特爾、Marvell,也還未能豎立起口碑。
一位參會者向C114講述:“飛思卡爾能夠做到10年以上穩(wěn)定供貨,而Marvell可能會在產品問世5年后,就宣布停產。”
【2022年10月18日,德國慕尼黑和柏林訊】自動駕駛(AD)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依靠對車身周圍環(huán)境的精確感知來確保行車安全。世界各地的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利用先進的傳感器和算法來增強車輛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并...
關鍵字: 英飛凌 AURIX? TC4x【2022年10月18日,德國慕尼黑訊】多核器件在嵌入式微控制器領域的普及給系統(tǒng)設計師的軟件開發(fā)工作帶來了更為復雜的挑戰(zhàn)。為幫助客戶簡化總體設計、加快產品上市,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
關鍵字: 英飛凌 ModusToolbox? 3.0